中农创达喜获智慧农业大奖CAC膜式堆肥技术为乡村振兴助力

产品介绍

  近日,在2021中国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大会上公布了2020智慧农业“种子工程”典型案例,中农创达(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农创达”)的CAC智能膜式堆肥机位列其中。同时,中农创达受邀做“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智能化膜式堆肥技术探讨与案例分享”的报告。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的数字化发展是国家最重视的工作之一,国务院、中央部委及地方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引导乡村信息化建设。根据农业农村部印发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中提出,要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智能监测体系,实现对农村污染物、污染源全时全程监测。在此背景下,我国对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成绩非常显著。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无疑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将会释放重大政策利好,数字乡村、智慧农业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看好。

  在国家政策引导下,由由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产业创新中心、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委会、振威展览股份主办的2021中国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会上主办单位邀请部委领导、行业专家以及标杆企业领导对数字化农村发展状况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典型案例进行分享。同期,公布了2020智慧农业“种子工程”典型案例,对智慧畜禽、数字乡村等多个领域领先的技术和解决方案进行表彰。

  会议伊始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会长李佳为大会致辞:她表示,数字乡村既是一种发展模式,也是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先进乡村形态。它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性的工程,既需要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更需要相关政府、科研、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形成共建、共享、共赢的数字乡村新生态,携手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为探寻“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的新风口,中农创达始终致力于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和人居环境整改治理等问题。会上,中农创达负责人介绍:畜禽粪污是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最大来源,目前我国畜禽年养殖量达到200亿头(只),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推算全国畜禽粪污年产30.5亿吨。畜禽粪污是发酵有机肥的重要资源,如何环保、高效、低成本地实现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是实现从“粪”到“肥”要面临的主体问题。此次会议公布的2020智慧农业“种子工程”典型案例中,CAC智能膜式堆肥技术正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技术手段。

  CAC智能膜式堆肥技术是在目前行业公认发酵品质稳定的好氧堆肥技术原理基础上,利用创新的膜式发酵法,实现畜禽粪污等有机废弃物高效、低成本的无害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据负责人介绍,CAC智能膜式堆肥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槽式好氧发酵和罐式堆肥发酵,具有智能化程度高、环境影响小、发酵质量稳定等优点,特别值得强调的是,膜式堆肥发酵投资所需成本是槽式发酵投资的2/3,是发酵罐等一体设备投资的1/5。在短短的半年中,此项技术已在全国20个地区落地200余个项目,已执行不一样有机固废处理,得到普遍认可。

  此外,中农创达即将上线的“土麒麟”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管理管理平台,将针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工作中,台账数据采报不及时、繁杂流程难操作、工作成效难评估等问题,为生产主体提供数字化的解决方案。

  “金鲤鱼”农业面源污染物联网监测预警大数据平台,将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数据采集不方便、不及时、不准确,结果碎片化、执法无依据等问题,为监管部门提供标准化、可视化和结构化的监管平台,实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监测的可测、可见、可管、可控。

  未来,中农创达将始终以“钉钉子”精神去推进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为我国农业农村的数字化发展、农业资源化利用把薪助火。

产品中心
一键拨号
联系我们
发送询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