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12】“设备养猪”的下里形式

产品介绍

  这样的双赢,现在已在福清下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完成了。完成的途径是一项新技能——微生物发酵床生猪大栏饲养技能,由省农科院创始并在这个园区实验成功。

  一般养猪场,会分割成一个个小围栏,一栏约20平方米,养四五头猪。而这儿不见小围栏,但见上千平方米的围栏里,数百只猪在垫料上或吃或睡,有些猪不时撒开腿在大栏里“高兴”地奔驰追逐。

  这正是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猪的魅力地点。下里园区负责人彭世民说,这一个项目总投资450万元,是园区与省农科院的合作项目。2013年上半年开端实验,上一年底出栏第一批1500头生猪,现在在养的是第二批。

  通过微生物发酵,这一个项目首要处理了令人头疼的养猪污染问题,还能变废为宝。

  小猪进栏之前,最要害的是在大栏铺上厚80-100厘米的用秸秆、木材下脚料做的垫料,并参加芽孢杆菌等微生物。“生猪发生的粪尿悉数排放在垫料上,工人每两三天用推土机翻动一次,垫猜中的猪粪降解菌,能高效地降解猪粪,按捺病原微生物,这正是无臭、无蝇、无排放的微妙地点。”省农科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蓝江林说。

  “运用微生物发酵技能,不只完成了环保养猪、零排放清洁出产,并且将本来的粪便废弃物转变成资源,循环使用,从而到达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一起,因为猪生长在微生物环境中,抗病才能增强了。”省农科院院长刘波说。

  三四个月后,这些与猪粪尿充沛混合的垫料,成为生物基质的上佳质料。现在,园区正在建造主动化生物基质出产线吨生物颗粒有机肥,用于设备花卉、设备蔬菜、林业育苗等,经济效益可观。

  一起,主动化、机械化饲喂体系和实时环境监控体系的投用,让大栏养猪的规划效应凸显。

  这个项目配套建造的主动化饲喂体系,通过电脑操控、管道传输,完成了守时定量喂养饲料,十分大地节省了人力本钱。“一般来说,依照传统饲养形式,年出栏1万头猪需求饲养工人20-30人,而微生物发酵大栏养猪,全过程只需求1-2人,完成主动化出产和智能化操控。”彭世民说。

  实时环境监控体系,则让猪“高兴”生长。记者观察到,通过传感器,墙上的大屏幕闪现着猪舍的实时温度、湿度等数据,更难以想象的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光照强度等数据。

  “你看,现在猪舍内均匀温度27.3℃,均匀湿度76.3%,契合规范要求。假如温度过高,咱们我们能够立刻发动水帘体系主动降温。湿度过大或过小,也能通过送风等手法调理。”彭世民说。

  用工业化理念养猪,完成“设备养猪”,规划效益凸显。但猪的质量怎么?彭世民说,上一年11月,福建农林大学有关专家曾到猪场专门做了比照查验,成果喜人。

  据介绍,通过比照查验,发酵床猪的抗病免疫才能比水泥地猪均匀进步24.30%,肌间脂肪进步38.88%,总胆红素进步36.36%,血糖下降70%。结论是:发酵床猪抗病力强,死亡率低,运动才能强,肌间脂肪含量高,猪肉新鲜,质量好。

  福清市委书记陈春光说,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猪这一个项目已初现成效,完成了全体出产体系主动化、机械化、零排放,形成了节本钱、控病害、无药残、产肥料的无公害饲养形式。下一步,将持续推动生物基质出产线和智能温室大棚建造,使用有机肥栽培设备绿色蔬菜,延伸产业链,发生更高的效益。

产品中心
一键拨号
联系我们
发送询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