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市“生态包袱”变身“绿色财富”

2023/12/30 华体会网投

  本报讯(记者 霍虎成 通讯员 武咏梅)近日,记者在河津市畜禽粪污处理中心看到,翻抛机在对发酵槽里的粪污混合物进行陈化前的最后一次翻抛、搅拌。随后,铲车将这些粪污混合物运往陈化车间进行进一步陈化、分解,达到无害化处理的标准,为后续生产有机肥作好准备。

  河津市畜禽粪污处理中心建设项目是该市“一泓清水入黄河”项目的一个子项目,通过现代化畜禽粪污处理设备,有效治理畜禽粪污,将畜禽粪污变成腐熟的生物有机肥。同时,使用有机肥能够大大减少化肥使用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以此来实现“生态包袱”到“绿色财富”的转变。

  据了解,该项目位于赵家庄街道北里村,占地1.83公顷,总投资1290余万元,主要建设预处理车间、发酵槽、陈化车间、生产车间和成品车间等,年可处理养殖场粪污3万吨、秸秆等废弃物1万吨,年可生产2万吨有机肥料,主要解决该市散养户粪污污染问题。该项目于2023年年底建成,目前在试运营阶段。

  该市畜禽粪污处理中心运营负责这个的人说,下一步将发挥好畜禽粪污处理中心的优势,让畜禽粪污得到一定效果治理和有效利用,不断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促进畜禽养殖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的“双丰收”。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标注明确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产品中心
一键拨号
联系我们
发送询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