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18603847333
欢迎进入华体会网投官方网站
电话/微信:18603847333
2024—2025年我省化肥冬储的工作已接近尾声,2月8日最新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全省已完成优质肥储备354768吨,小化肥储备180181吨,合计完成储备计划数的89.2%。近年来,全省供销社系统克服农资价格高位震荡下行、经营风险加剧等困难,连续超额完成化肥冬储任务,对保障我省春耕农资供应、稳定农资市场行情报价等方面发挥了“压舱石”“蓄水池”作用。在我省农业生产特点下,我省供销社系统积极地推进化肥控量增效工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化肥使用效率。精准的土壤分析,让农民可避开施肥不合理导致的土壤肥力下降及污染问题,有效提升作物的生长品质和产量。
8日,在福州市魁岐火车站,站台边的库房里亮黄色的一袋袋尿素堆积如山。春节假期结束后首批装载化肥的车皮刚到站不久,只见叉车来回开动,站在货车顶上的工人轻舒猿臂,转眼间一辆货车便被装满。
与化肥靠铁路调运减少相对应的是当前运输方式的多样化、便捷化,以及用肥需求的变化。集装箱运输能灵活适配公路、铁路和水运等场景,且对化肥造成的损耗较小,对于单价较高的优质肥、特种肥更友好。而化肥对粮食增产的作用渐遇瓶颈,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行化肥控量,以及省内有机肥、绿肥等新型肥料的逐步推广也平抑了化肥需求的增长。
面对农资市场的波动和我省农业高水平发展的要求,我省的化肥冬储策略究竟需要朝什么方向优化?记者来到省农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土壤肥料研究所,采访了从事土壤肥料领域科研近20年的王煌平副研究员。
“减氮、控磷、增钾、补微”构成了当前我省化肥施用的引导方向,在统计数据上的变化颇为显著。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1—6月,全省供销社系统销售氨肥52.96万吨,同比减少2.88%;磷肥22.79万吨,同比减少2.47%;钾肥14.29万吨,同比增加18.78%;复合肥47.30万吨,同比减少1.46%;水溶肥7.88万吨,同比增加48.6%。化肥销量总量小幅下降,省工省时的新型水溶肥持续保持快速地增长,钾肥销量增长明显。
“早期冬储主要从保供角度做文章,更关注数量,近年来则更注重对环境的整体影响。”福农集团科技部有关负责人刘鹏向记者描述了他对于冬储业务变化的理解,当前我省正持续推进测土配方精准施肥,以分区分类型的施肥指导意见实施多元替代,逐步提升化肥利用率。除了传统大肥外,镁肥、硼肥等中微量元素肥料,各类缓释肥料和稳定能力肥料也日渐受到农户欢迎。
在福农集团科技部职工的电脑屏幕上,记者看到了一个囊括747份土样、抽检土壤面积近10万亩的内部网站,针对我省主要作物适宜的营养成分、酸碱度,用各类图表清晰标识。这便是该公司用于指导化肥储备、营销的大数据平台。农资冬储和科技服务如何有效衔接?带着好奇,记者前往一处土壤取样的供销农场。
陈健从事农业10余年,合作社水稻种植培养面积2000余亩,去年服务面积达1.4万多亩,涉及全县多个乡镇。在蓝天农机专业合作社基础上建设的光泽县供销农场社会化服务中心示范点,为当地农户打通了农资服务“最后一公里”。“等农机都到田里之后,这个仓库就成了农资储备库,能存储近100吨农资。”陈健说。
黄加友是崇仁乡金陵村的种植大户,主要种植高产型单季稻,种植培养面积超百亩,供销农场的设立让他觉得种田越来越轻松。“以前我们买农资都要自己去县里选购,开车就要半小时,运费自己出,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黄加友说,“现在种子、肥料这些农资都能直接在供销农场采购,他们把好质量关,直接送货到家,所有费用等秋收后再结算,非常大程度上减轻了我们的经济压力。”
供销农场不仅是农户们信任的农资“提货中心”,还让农户们明白科学种田才能事半功倍。为了更好更高效地助力农业生产,供销农场依托福建福农公司提供的技术上的支持,对烟后田、水稻田、瓜蒌地等进行测土配方,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作物种植需求,定制施肥方案。“经过测土配方,发现我们的水稻田属于缺钾型,在选购农资时就引导农户选择阿康复合肥这一类高钾型肥料,指导他们合理施用化肥,为水稻增产增收提供保障。”陈健说。
上一篇 : 污水再生 绿色集约